首页百姓生活故事天地详情

语文课本上的两个“假故事”,其实都是虚构的,不少人却信以为真

本站原创2022-08-26 12:03:13 快审 364

相信那一页页语文课本上的故事,成为了不少人宝贵的童年回忆,上面用浅显易懂的故事,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经典流传的大道理,然而让人感到质疑的是,这些故事科学上真的可行,又或者是否存在呢?

实际上,课本上就有两个经典的“假故事”,其实根本不存在,不少人却信以为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便是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文章《尊严》,在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饥肠辘辘的逃难人群,镇长杰克逊大叔用丰盛的食物招待他们,这群饥肠辘辘的难民甚至来不及说道谢,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只有一个年轻人除外,他坚持要帮助杰克逊大叔干活,才肯接受他的食物,杰克逊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留他在庄园干活,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并且说道:“他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最终文章总结道:“2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富豪之一,有着“世界公民”、“经营之神”等诸多称号的阿曼德·哈默,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奇迹,并且带来了一个石油帝国。

然而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语文老师吴兆华却公开发出质疑:“这样一个实业家,什么时候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地逃难要饭?”

根据资料显示,石油大王哈默,是俄国移民的后裔,在1898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他的曾祖父来自于沙皇俄国,曾经凭借造船积累了庞大的身价,但是在移民后哈默一家却变得生活艰难。

不过哈默本人,却是一个十分强壮的少年,早在15岁的时候,就放弃了学业,在一家钢铁厂当铸造工来补贴家用,还积极参加了社会劳工党,而在16岁,哈默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利用从哥哥手中借来的钱,购买了一辆敞篷跑车,在圣诞节期间运送糖果,仅仅两个星期,哈默就偿还清了这一笔债务,还留下不少剩余。

很显然,青年时期的哈默,是并没有太多可能成为食不果腹难民的,除此之外,海默先后有过两位妻子,一位是出生于俄国的女男爵,另外一位则来自新泽西州,这显然也对不上沃尔逊镇长女儿的故事。

根据考证,《尊严》这篇文章,最早在1998年发表在《涉世之初》的杂志上,作者李雪峰,后来又经过多家媒体的转载,最终在2004年入语文教材。在接到外界的反馈之后,经过仔细的评审,从2016年9月开始,《尊严》这一篇课文,最终也从新版语文教材上正式下架。

至于第二篇课文,却是一篇有了两千年历史的古文,然而它依然离不开“造假”的嫌疑,这就是出自于古代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

文章内容,讲述了唐雎听从安陵国国王命令出使秦国,拒绝了和秦王更换国土的无理要求,引经据典,最终成功的完成了使命。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公元前225年,当时的秦国,已经发兵消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在如今河南鄢陵西北,战国时期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这才得以存在,共计方圆50里左右。

按照《战国策》当中的描写,秦王打算以500里换取50里的算盘来说服安陵国君交出自己的国土,然而当时的嬴政,真的有这么做的必要吗?毕竟那么大的魏国都已经消灭,何必还要费尽心思,去和一个小国家不断的干涉。

至于第二点,来自于整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此时距离两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27年,才发生过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按照史料的详细记载,荆轲小心翼翼,带着淬有剧毒的匕首,谨慎的放在献给秦王的地图当中,这才获得接近秦王的机会。

这件事情发生后,嬴政不可能一点教训都没有,然而唐雎,作为一名小国的使节,却能够带着刀剑上殿,甚至和秦王平起平坐,谈笑风生,这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而第三个问题,出现在唐雎的真实年纪上,身为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唐雎如今已经冠上了勇敢正直的性格特点,然而他的年龄,却始终是一个难以揭开的谜团、

根据《史记·魏世家》的记载,唐雎曾经在魏安僖王期间出使秦国,成功说服了秦昭襄王发兵援救正在被齐国楚国等诸侯攻打的魏国,这件事情具体时间并不清楚,大概发生在安僖王十一年(前266年)至二十年(前257年)期间,《史记》还提到,唐雎此时已经是“年九十馀矣。”

这件事情,在《战国策·魏策四》中同样有着记载和描写,然而唐雎真的有90多岁的话,到了安陵国时期,去面见嬴政的他,怎么说都至少有120岁高龄,唐雎能不能活下来尚且是一个问题,嬴政又何必去怕一个一百多岁的老人呢?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策》也收录了“荆轲刺秦王”等章节,很显然有些自相矛盾。

实际上,《战国策》的作者刘向,也算得上是远古时期的“心灵鸡汤文学”大师,他所写下的故事,大多讲述了平凡弱小的人物,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强大专横的人或者国家展开斗智斗勇的故事。文章语言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不过《战国策》成书以来,真实性就饱受质疑,如今不少史学家认为,书中的大量内容, 尤其是在细节处理上,很有可能是杜撰或者根据民间传说汇编而成的产物,与其说是历史,倒不如说是虚构的文学故事而已。

对于以上的这些假课文,很多人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不应该将虚构的故事列入教科书当中,避免对孩子产生误导,但是也有人认为,语文并不是历史,只要从中学习到深刻的道理就行,对此你怎么看?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
提交站点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