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生活详情

处方药网售,是救命稻草还是致命陷阱?

本站原创2021-04-08 12:46:57 快审 423

 处方药网售是药品零售行业一个“长寿”的话题,自网上药店在国内出现开始,便一直在政府和坊间被辗转讨论。经过逾十年的折返跑,处方药网售取得了螺旋式的进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医疗得到政策认可后,更是呈现出加速的发展状态。

  新《药品管理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为处方药网售在操作层面开了绿灯,后经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处方药网售迅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放眼全网,从三方平台到自营官网,无不在竭力探索处方药网售的可行路径。

  在政策层面和监管层面,则对“百花齐放”式的行业试错给予了默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处方药网售必将成为药品零售行业一种常态化的、合规化的经营形式,而非“人人喊打”的法外之地。

  那么,从业者长期以来所期许的千亿量级市场是否会因此而如期而至呢?

  安全性与可及性,如何兼得?

  不得不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处方药网售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疫情之前,虽有新《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官方允许”,处方药网售在药品零售行业仍然只是“星星之火”之态;而在疫情之后,显性的变化是,政策层面和监管层面对处方药网售的容错率和容忍度明显提升,藉此,处方药网售也从企业行为升级为行业行动,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至全网。

  处方药网售从案例级向现象级的升华,能量源是用户需求的释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足不能出户的用户对处方药品的刚性需求,使以“网订店送”为基础形态的处方药网售不断升温,并不断固化为两种供需场景:

  用户基于对某种疾病或症状的诊治需求,启动互联网医疗流程

  在线医生远程诊疗并开具电子处方,在线药师对电子处方的合规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后,将电子处方传输至处方流转平台,并交由承接的药品零售主体(网络主体/实体主体)提供药品服务。零售主体(执业药师)对电子处方进行二次审核后,将标的药品配送至指定地点,从而完成“医+药”的一站式服务。

  用户基于对某种药品的购买需求,登陆目标网络售药平台

  当标的药品为处方药时,则自动触发互联网医疗程序,由零售主体自建或合作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医生)导入在线问诊服务,并按照场景1的服务流程,满足用户在线购买处方药的需求。

  不难看出,处方药网售首先能够满足的,是用户对处方药品的可及性需求,而且,随着常态化疫情对用户持续而深入的教育,处方药网售已经成为实现用户需求的不可或缺的通路。当然,处方药网售相对扁平化的供需求结构,通过减少无效的流通环节,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药品经济性的需求,也加强了用户对处方药网售的依赖程度。

  或许正是看到了用户需求被释放和被满足的利好场景,政策层面和监管层面对处方药网售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由是也成就了当下处方药网售“百花齐放”的发展状态。

  政策层面和监管层面对处方药网售的基本需求在于对安全性的有效保障: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医生的资质审查、电子处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审查、处方流转平台的合规性和通顺性审查、承接主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药品服务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审查……毫不避讳地讲,处方药网售的风险点颇多,任一环节的纰露都可能导致药害事件的发生,而这也正是处方药网售一波三折、进展迟滞的根本原因。

  反向思考,谁能够前置性、系统性地实现处方药网售的风险控制,就能够助推处方药网售跨越式发展。

  可喜的是,处方药网售的先行者们,无论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拼多多等B2C平台,还是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O2O平台,抑或是康爱多、健客等致力于自营的企业,都在主动探索处方药网售的标准化、流程化服务路径。与此同时,诸如药品追溯、AI技术、电子签名、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理念也被导入处方药网售领域。有理由相信,企业碎片化的探索有望上升为行业系统化的标准,甚或升级为政策层面规范化的制度。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可以预见,未来一到两年内,处方药网售仍然极有可能处于政策的“空窗期”,而这也将成为行业探索的红利期。一句话,谁教育了用户,谁就将成为受益者;同理,谁教育了“政府”,谁也将成为受益者。

  当然,对处方药网售的探路者而言,除了要承担自上而下的“教育”任务外,还需解决当下经营中的模式困扰。

  处方药的基础属性并不会因着销售渠道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网络销售还是实体销售,都面临低购买频次、低客均单价和低利润空间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在国家集采和地方集采不断扩容扩围的语境下,“三低”的问题将越发突出,实体药店(尤其是中小药店)大有“去处方药化”的趋势,网络药店能否实现破冰?

  对医药B2C企业而言,相比实体药店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细化运营——在23%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下实现盈利,因此,低价微利的处方药或可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成为良性的业绩增长点,而事实上,医药B2C企业正是长期以来疾呼处方药网售开放的主力群体。不过,医药B2C企业运营处方药业务不可规避的障碍,是处方药属地化管理的基本规则,那么,自主建仓建店或合作建仓建店以及如何消化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就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对医药O2O企业而言,处方药业务的导入或使得其原本便堪忧的盈利状况雪上加霜。医药O2O企业大都不盈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处方药品类的加入无疑会进一步拉低其毛利水平,因此,可以看到,处方药在O2O渠道具有良好的增量趋势,但经营企业大都在主动控制处方药的增长速度和品类权重。

  O2O发轫于快消品行业,药品零售行业介入O2O领域也大多以“类快消品”切入,那么,显然处方药是O2O领域的一个异类,最终能否实现“进化”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毕竟,处方药背后蕴含着在线医师、在线药师、专职(兼职)员工以及物流配送等系列成本,面临着相对其他品类更大的盈利挑战。当然,开放处方药品类,或许意味着流量的瞬时增加,但规模和效益哪个优先,似乎又回归到老生常谈的话题。

  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在医药O2O平台和企业的共同选择下,以牺牲配送时效为代价换取更大辐射半径的“城市中心店”正在行业内快速成行,此举有效降低了医药O2O高企的物流成本,同时也能相对满足(除即时用药外的)慢病药品、隐私药品、保健品类以及其他衍生品类的时效要求,其间也可以看到B2C和O2O相向运动的轨迹,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冲处方药的成本,还需要数据的支持。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
提交站点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