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误解,我们为您找到与误解相关的结果38个

  • 五部门联合发文:小贷公司禁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

      针对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银保监会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发文   小贷公司禁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    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

    财经新联2021-03-28
  • 去年预付费类消费纠纷显著增加 预付卡消费乱象亟须立法规制

      去年预付费类消费纠纷显著增加中消协呼吁   预付卡消费乱象亟须立法规制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消费维权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

    财经新联2021-02-24
  • 多部国产剧被翻拍 国产剧出海有何启示?

      国产剧“进阶”出海有何启示?   本报评论员   张漫子   最近,多部国产剧被外国影视公司翻拍,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比如,翻拍自2016年国产剧《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灰姑娘上线啦!》,

    娱乐新闻2021-02-24
  • 市场监管总局: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擅用"协和"等字号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日该局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通知,要求全系统主动作为、落实责任,开展坚决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行动,逐一核查在名称中使用“协和”“华山”“同济

    财经新联2021-02-24
  • 食品类纠纷占网购近半数 电商平台须建立监控机制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王 阳   啥商品网购纠纷多?谁最爱维权?司法大数据给出了答案。   2020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网络购物合同纠

    财经新联2021-02-24
  • 使用暗语躲避追查 二手交易平台为何“玩”拼音谐音

      ●许多卖家将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作为出售禁售商品的广告发布地,个人信息是其中一项,还有违禁品、色情服务等。卖家使用模糊化描述、暗语提示等手法包装这些禁售商品,从而躲避追查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各

    财经新联2021-02-24
  • 华为就网传谣言正式报案 开除五名参与造谣传谣员工

      今天(2月8日),总台央视记者从华为获悉,针对微信群及公开网站平台相继出现的关于华为公司高管变动、业务出售等一系列谣言,华为已经采取一系列行动,除了向公安部门正式报案之外,还经调查发现有员工参与其

    财经新联2021-02-24
  • 直播带货频繁翻车迎来监管 行业如何长足发展?

      ● 2020年,几乎重大的民生问题都和新冠肺炎疫情息息相关,它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直播带货的盛行即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触动之一   ● 直播带货要想像电商一样成为成熟、常见的商业模式,不

    财经新联2021-01-25
  • 频遭消费者投诉 “翻车”的网红带货如何重回正轨?

      阅读提示   去年以来,直播带货迅猛发力,头部主播展现的带货效应尤为强劲。但近期,多位头部主播带货遭到消费者投诉,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近日,某知名带货主播在销

    财经新联2021-01-25
  • 执行标准不同、性能标注混乱 家用投影机市场亟待规范

      本报记者 齐志明   “孩子要上网课,担心他成天盯着电脑伤眼睛,就在网上花1000多元买了台家用投影机。”家住江西南昌西湖区的读者叶女士为了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选一台合适的投影机真是操碎了心,对

    财经新联2021-01-25
提交站点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众号